 |
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小麥標新高 麵粉漲聲響起
工商時報【記者林祝菁/台北報導】
國際3大穀物高檔盤旋,黃豆11月期貨報價每英斗高掛在1,022美分、玉米12月期貨444美分、小麥12月期貨704美分,由於價格居高不下,造成國內小麥的標購價格,一次比一次貴。今年購自國外最新一船(第16船,約兩個月後到港)的小麥昨天標購,結果以每公噸405.98美元結標,較前一次貴了21美元,創下今年最高紀錄,使得麵粉再度出現調漲聲浪。
國際小麥行情攀高,造成今年小麥標購,一次比一次標的貴,據調查,今年第13船結標的小麥平均價格為每公噸301美元,第14船結標價341.09美元,第15船在上周五標購,每公噸再度標到384.82美元,昨天標購的第16船小麥價格更是飆破400美元的關卡。
麵粉公會表示,受到國際行情拉抬,國內標購的小麥價格連番上揚,年初時小麥結標價每公噸約310美元,6月時跌到273美元,但如今第16船與8月初標購的第13船相較,漲幅高達35%。
業者表示,視各家產品不同,8月麵粉每公斤已調漲一成左右,不過此波主要反應復徵營業稅5%,及課徵全額關稅所致,單單稅率就增加至少8.25%的採購成本;而9月中旬,13船小麥即將抵台,14、15船則在10月底陸續到港,屆時恐會再進行一波調漲行動,漲幅起碼一成。
據統計,國內一年小麥進口量約95萬噸,今年1至7月進口小麥約39萬噸,進口量較大的廠商有統一(1216)、聯華實業(1229)、福懋油(1225)轉投資的台灣大麵粉廠等,這三家也是國內麵粉產量較大的,若國內麵粉能順利轉嫁,也將牽動相關業者的營收。
此外,除了麵粉,國內玉米到港價格,每公斤約8.8元,豆粉則在14.2元,9月起,反應成本上揚,飼料業擬調漲每公斤0.5元,不過,業者表示,上一波原本計畫調漲0.3元,就沒有全部漲足,目前市買氣不強,能否一次漲足,仍需要再觀察。
法人分析,食品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,國內飼料、麵粉喊漲,大成、卜蜂、統一、泰山、福壽、聯華實、大統益等相關廠商,第3季營運值得期待。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