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河豚中毒四例 肇事業者停業調查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於本月二十四日接獲四例河豚中毒病例,民眾食用河豚後約十到四十五分鐘便出現唇舌麻痺、四肢麻痺等中毒症狀,患者現在正在醫院接受治療。肇事業者現已停業接受調查。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餐飲衛生科長鄭維智表示,今年已出現四起河豚中毒事件,共有十一人中毒就醫,甚至有人嚴重到需要住加護病房。這次共有四人食用白鯖河豚中毒,兩男兩女,年齡在四十歲、五十歲之間。他們是去台南市德川日本料理(台南市中西區健康路一段三十六號)食用河豚而中毒。
鄭維智科長解釋,有些河豚毒毒性很強,民眾只要吃下十公克,相當一口,就足以致命。由於目前並無解毒劑,且毒素不會因加熱而失去毒性,即使河豚經過烹煮,仍可能造成食品中毒。
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,潛伏期很短,民眾食用河豚後約十分鐘到四十五分鐘即會出現症狀,除了上述症狀外,患者也可能產生嘔吐、失聲漸進性肌肉麻痺、四肢抽搐、呼吸困難、血壓下降、意識消失等症狀。
鄭維智科長呼籲,台灣水產品種類繁多,民眾可選擇無毒的魚種食用,避免食用河豚是保護自己最佳方式,民眾切勿貪圖美味冒險嚐試。若因食用河豚而有上述症狀,應於就醫時,告訴臨床醫師,以利診斷、治療。
食品藥物管理局再次呼籲,河豚種類眾多,有些品種有毒,有些則無毒,民眾辨別不易,為確保自身生命安全,民眾應避免食用河豚,餐飲業者應以食品安全為優先,不要以河豚為食材。
資料來源:台灣新生報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