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塑化劑風暴檢討 衛生署將對全台食品進行普查
針對塑化劑風暴所引發的健康疑慮,衛生署今天(13日)表示,將對國內外食品和藥品進行普查抽驗,並且針對不同的品項訂出背景值,全面加強食品藥物安全管控。
塑化劑風暴,讓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,對此,衛生署邀集專家學者,將針對5種常見塑化劑訂定每人每天最大攝取容忍值(TDI)。衛生署表示,初步共識將採歐盟標準,例如DEHP每日每公斤體重為50微克,也就是60公斤成人,每天可容忍的攝取量是3毫克。
除了訂定TDI值外,衛生署也要進一步對全台食品進行普查,對不同的品項訂出背景值,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說:『(原音)這個包含國內和國外,包含國外進口的食品和藥品,國內也是一樣,這會列入我們普查的範圍裡面,我們會選擇一些大家比較關心的食品,譬如說兒童比較常吃的,孕婦比較常吃的,這些高風險的食品部份,先做一個普查。』
康照洲說,普查最重要的目的,就是先了解整個環境和食品的背景值,訂出一個檢驗標準,在未來如果發現背景值異常的話,就會進行調查。
除了官方進行食品普查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,民眾也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,減少塑化劑的威脅,例如少用塑膠容器,或是保鮮膜進行微波,也要減少使用含有香料的化妝品、例如口紅、指甲油和香水。另外,也要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和加工食品。
國健局表示,民眾應該多吃蔬菜水果,因為研究顯示,新鮮蔬果可以加速塑化劑從體內排出。
資料來源:中央廣播電台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