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../img_lib/11/12117886370.gif) |
![](../img_lib/11/12117779230.gif)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大陸10中藥 檢驗合格再進口
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8日電)預計11月15日起,10種常用大陸中藥材,須檢附大陸官方檢驗合格證明,並由台灣抽驗或文書審核,才能進口台灣,逐步加強大陸中藥材的安全衛生把關。
兩岸去年第6次江陳會簽署醫藥衛生合作協議,台灣將對大陸中藥材採取源頭管理、邊境檢驗、市場抽驗等措施,經過半年研議,衛生署最快明天預告輸入中藥材邊境檢驗新規定,擬11月15日生效。
中醫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林煌今天指出,10種中藥材優先適用新規定,須檢附中國官方認可檢驗證明,才能輸入台灣,台灣方面將對其中紅棗、黃耆、當歸、甘草等4種藥材,以5%的比例「抽批檢驗」合格才同意通關,另對地黃、川芎、茯苓、白芍、白朮、杜仲等6種藥材採「書面核放」,即書面審查無誤即放行。
常見中藥約有600種,統計顯示,台灣市售中藥材超過9成來自中國大陸,每年進口量約5000批、價值新台幣5億5000萬元,光是紅棗、黃耆、當歸、甘草就佔4億元,新規定對中藥進口貿易造成不小的衝擊。
黃林煌說,中國大陸官方認可800家檢驗機構,其中460家所出具的中藥重金屬、農藥、微生物等項目的檢驗證明,獲得台灣官方的採信。
長期以來,台灣對大陸進口中藥採取「免審免驗」管理方式,安全把關不足。從今年起,衛生署規定枸杞、菊花、蓮子等藥食同源的18個品項,改列為食品,比照食品列管;另外,衛生署也公告89項常用中藥材衛生標準,逐步實施。
黃林煌表示,換言之,到了今年底,18個中藥材食品與10個中藥材,在重金屬、農藥、微生物方面,將加強衛生安全把關,未來再擴大適用於其他中藥材,以免驟然全面實施,成本大幅上揚,也可能會斷貨。
資料來源:中央社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