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真空包裝規定 放寬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昨(二十二)日公告修正「真空包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」、「市售真空包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」。修正規範放寬真空包裝即時食品儲存、販售條件,像真空包裝的天然酸性食物、發酵食品、碳酸飲料等原本需冷藏儲存、販售,但現在也可儲存、販售於常溫環境。
有關真空包裝食品標示規定也出現修正,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,真空包裝類食品有分即食、非即食兩種,有些真空包裝食物看起來好像煮熟,可以拆開來馬上食用,實際上卻必須加熱才安全,像坊間販售的真空包裝大豆干等。新規定是這類非即食性真空包裝食品必須加註「非供即食,應充分加熱」,且字體不得小於一公分。修正規定將於明年二月二十二日生效。
原本「真空包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」規定「水活性小於等於零點八五」、「氫離子濃度指數(以下稱pH值)大於等於九點零」或「經商業滅菌」的真空包裝即食食品才可儲存、販售於常溫環境,新規定放寬條件,像「天然酸性食品」、「發酵食品」、「碳酸飲料」、食品處於「其他於常溫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之條件」都可在常溫環境儲存、販售,修正規正即日起生效。
冷藏真空包裝即食食品如果未具上述任一條件,保存期限應在十天以內,業者須留存中央機關認證實驗室所做的相關檢測報告、證明文件備查。
蔡淑貞指出,業者如果違反「真空包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」,第一次會要求限期改善,屢勸不改的業者可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二十條,處以六到三十萬罰鍰。若違法「市售真空包裝食品標示相關規定」又持續不予改善,可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七條,處以三到十五萬罰鍰。
資料來源:台灣新生報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