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紙類材質包裝明訂不得使用 不得檢出螢光增白劑 衛生署將不定期抽驗
中國時報【游婉琪、黃天如╱台北報導】
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茶包、咖啡包、料理滷包,真的禁得起滾燙熱水的考驗嗎?行政院消保會抽驗卅件滷包、茶包及咖啡包等食品包裝袋,發現僅有一件標示耐熱溫度、四件標有建議加熱時間,其餘通通沒有標示,消費大眾隨意高溫浸泡,恐把有毒物通通吃下肚,衛生署將著手研議限制使用規範。
消保官組長吳政學說,塑膠類對於「鉛」、「鎘」溶出條件為九十五度C、卅分鐘,對塑化劑「DEHP」及「DBP」溶出條件為廿五度C、一小時;紙類對「螢光增白劑」溶出條件為九十五度C、卅分鐘,與民眾經常長時間烹煮浸泡習慣不同。
吳政學指出,本次檢測的卅件滷包、茶包或咖啡包的包裝袋,共有廿二件為塑膠材質、八件為紙類材質,雖檢測結果都符合現行「食品器具包裝衛生標準」,考量有害物質可能在高溫浸泡或烹煮時溶出,政府應強制業者標示耐熱溫度及加熱時間。
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,原則上只要是塑膠材質,都不適合用於「蒸煮滷炸」,咖啡包、茶包及滷包等一次性使用的食品包裝也一樣,現階段會加強對業者及消費者的宣導。
至於紙類材質食品包裝,現行「食品器具包裝衛生標準」已明訂不得使用,也不得檢出螢光增白劑,衛生署將加強不定期抽驗。
資料來源:中時電子報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