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
大廚房餐飲設備
|
廚具,廚房設備
|
糕餅、烘焙食品
|
食用,烘焙油脂
|
烘焙設備
|
生鮮食品
|
罐頭食品
|
休閒食品
|
調味醬料
|
脫水食品
|
冷凍,冷藏食品
|
米,麵加工食品
|
速食調理食品
|
素食食品
|
有機食品
|
健康食品
|
生物科技食品
|
乳製品
|
飲料,冰品
|
茶,咖啡飲品
|
酒類飲品
|
肉類(蛋品)加工
|
蜜餞,醃漬食品
|
磨粉穀物原料
|
香料,添加物
|
食品工業公會
|
連鎖加盟
|
食品包裝機械
|
大陸市場廠商
|
餐廳,飯店
|
度量衡儀器
|
超市賣場
|
自動販賣機
|
公害防止
|
包裝材料
|
加工機械
|
冷凍,冷藏設備
|
製藥機械
|
餐飲設備
|
整廠設備
|
周邊設備
|
化驗儀器
|
無菌設備
|
食品容器具
|
其他廠商
|
|
|
|
董氏基金會調查41種市售奶粉 普遍脂肪含量偏高 健康的人多喝小心補過頭
(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22日電)坊間常見添加各種維生素等「營養強化」乳製品,董氏基金會調查41種市售奶粉,發現普遍脂肪含量偏高,董氏表示,「病人才要營養強化」,健康的人多喝,小心補過頭。
董氏基金會今年年初對市售41種奶粉,發現僅有2件無額外添加營養添加劑,其他39件都添加鈣、鐵、維生素、膳食纖維,甚至還有磷、鎂、葉酸、鋅、碘等礦物質,但其實無益健康。
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,健康的民眾喝沒有添加營養素的奶粉並維持均衡飲食,就可以攝取到足夠的營養素,根本不需要額外添加,「病人才要營養強化」。
更有甚者,身體攝取過多不需要的營養素,反而可能造成危害。如鈣質攝取過多,易形成結石及血管鈣化;磷過量吸收易造成骨質流失;維生素E過量會延長血液凝固時間等,而且有部分「營養添加奶粉」的原料包括鮮奶油及麥芽糊精等,多喝也易造成脂肪及熱量攝取過多等問題。
中國文化大學食品暨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林薇則說,民眾應改變「營養強化多多益善」心態,國家也要有政策導正「營養強化」觀念,如美國就鼓勵廠商在果汁內添加鈣質,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鈣質吸收,是完美組合,反觀國內不僅沒有相關政策,「健康食品認證」小綠人標章,反而成為廠商行銷幫手。
除了奶粉之外,董氏基金會還發現有市售「營養強化牛乳」及某廠牌的「 LP33益敏優多」稀釋優酪乳,都沒有經過健康食品認證,卻易讓人誤解喝了有益健康,實際上卻有脂肪及含糖量過高問題。
董氏基金會表示,民眾只要維持多樣化的均衡飲食,就能攝取到足夠營養素,不必再多花大錢吃添加營養素的食品,各種營養素不僅多吃無益,可能反而有害。
資料來源:中央社
|
|
|
|
|